2004年10月6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三版:民生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要不是他,我可能早被枪毙了
罗伟

  他是一位知名记者,多年来东奔西走,有着光辉灿烂的前程;而另一个他则是一名刑满释放,且怀揣尖刀即将抢劫的民工。一次偶然相遇,前者向素昧平生的后者伸出了援助之手,不仅改变了其人生轨迹,还继续不求回报帮扶后者15年……
    
  民工生活从小就坎坷
  受帮助的民工叫王金龙,今年43岁,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县镇庙坪村人。王金龙兄弟4人,他是老三。王家是村里最穷的家庭,除了几间土坯房,几乎一无所有。1974年,王金龙的母亲伙同村里一男子将丈夫杀害,被判无期徒刑。这一年,王金龙年仅13岁。只读到小学二年级的王金龙不得不辍学回家,由于连哥哥也不管他,他只好走上了乞讨之路。随后几年,王金龙一直在外地流浪。1980年4月,王金龙在湖北蒲圻与同伙作案时落网,不久被判刑3年。刑满释放后,王金龙重新四海为家。
  多年的流浪生活让王金龙体会到了世态炎凉。他痛恨母亲、哥哥和村里人。许多次,他甚至咬牙切齿地计划好了要去报复,回去杀了看不顺眼的人后再朝铁轨上一躺,一了百了。
  民工车上遇好心记者
    1989年5月21日,对于王金龙来说是一生中的转折点。三天前,他从家里出发流浪到了河南漯河。一路上,他粒米未进,抱着去大城市再碰碰运气的想法,他逃票登上了一列开往广州的火车。当时,他身上揣着一把尖刀。他想好了,如果乘务员要赶他下车,他就杀掉乘务员然后自杀。
  王金龙在7号车厢的过道半坐半躺着打盹。坐在他对面的乘客中,有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。此人叫张玮,是商丘电视台的一名记者。这一年,张玮22岁,刚刚大学毕业,到武汉出差。中午,张玮买了一份3元的盒饭,边吃边看报纸。无意中一抬头,他看到了王金龙正眼巴巴地盯着他手中的盒饭,还不停地咽着口水。后来王金龙回忆,他当时感觉自己真的要死了!后来他想到:与其这样饿死,还不如杀几个人,然后抢一口饭吃了再死!
  餐车又来了,王金龙也摇摇晃晃站起来,把插在腰上的尖刀往外抽。千钧一发之际,对面的张玮站了起来,关切地问他:“你不吃饭吗?”王金龙一愣,刀子也缩了回去。张玮已意识到了王金龙身无分文,忙叫回了餐车,买了一份8元的大盒饭递到王金龙面前。王金龙接过盒饭,连谢谢都来不及说,几口就把饭菜送下了肚。见他这样饿,张玮又买了一盒,再次递给王金龙;王金龙又狼吞虎咽地吃完了,就这样,张玮连买了四盒,都被王金龙风卷残云吃了个精光。这也是王金龙自出生以来吃到的最饱的一餐饭!
  这餐饭感动了他。一路上,王金龙毫无隐瞒地把自己的一切都告诉了张玮。张玮一边认真听,一边不时叹息。
  车快到武汉了,张玮要下车了,他记下了王金龙的姓名、地址,并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王金龙。临下车时,张玮不放心王金龙,还从身上掏出了300元钱给他:“广州就别去了,你没文化,也没技术,一时找不到事做,还是先回家坚持一段时间,我会给你写信,有什么困难我还会帮你的。”
  王金龙不敢接,他知道张玮并不宽裕,不然就不会与他同坐在硬座车厢,吃3元的盒饭。张玮看他谦让,将钱塞进他的口袋,走到一段路,仍放心不下,又回来,再掏了200元钱给他,说:“记住,千万不能自暴自弃啊!”
  王金龙就这样认识了张玮。一下车,他就将那把差点断送他一生的尖刀给扔了,返回家乡以打零工为生。
  记者带着民工打拼
  可是,这次分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,他却一直没有接到张玮的来信,也不见张玮到他家来。王金龙再次陷入了绝望之中。
    1990年12月初,就在王金龙准备和几个“牢友”商量着再干坏事的时候,突然接到了一封来自海南的来信,拆开一看,正是张玮的。张玮在信上说,他将于近段时间到王家。12月13日,王金龙盼来了张玮。晚上,他们两个就紧挨着坐在床头,边听着呼呼的北风,边讲着各自分手后的情况。
  那晚他才知道,以前一直没收到信,是由于自己没有讲清,张玮将他的地址写成了邻县的庙村。张玮回去之后,不久去了《海南工商》杂志社工作。在海南,张玮连续往这个地址写了数封信都被退回。张玮纳闷了,又放心不下王金龙,便查了地址又给他写了封信,并决定过来找他,是问了数不清的人才找到庙坪村的。
    16日,张玮要回海南了。临别时,他说:“本来,我想给你一点本钱在村里搞点养殖的,看来不行,你这里地理条件太差,想干点什么也干不了,再说你跟那些‘牢友’一搅和,不知道又会出什么事。明年开春我帮你在海南那边找点事做,赚点钱,再学点文化吧!”
    1991年3月,王金龙果真接到了张玮的信,并收到了他汇来的800元路费。张玮要王必须在4月18日他出差前赶到海南,安排好王金龙的事,他才能安心外出采访。王金龙不忍心大手大脚花张玮的钱,所以在来海南的路上,尽量拣便宜的车坐,每天只吃一顿饭。这样,直到4月19日他才来到海口。到达码头时已是中午,当他抱着蛇皮袋站在船头,一眼就看到张玮站在码头上,正焦急地东张西望。后来他才知道,这已是三天来张玮第三次来接他了。张玮一直没有责怪他失约,但当王金龙把自己迟来的原因告诉他后,他倒来了气:“我给你寄的钱够用呀,怎么又不吃饭?”
  为了安顿王金龙,张玮在自己租住的房子里又加了一张床。
  王金龙的到来,增加了张玮的负担,张玮一边为他寻找合适的工作,一边在《工商动态》、《海口晚报》、《中国特区时报》兼了3份职。每天他7点出门,到夜晚11点才回来,回来后还要写两个小时左右的稿子,这样的生活,大概过了两个月。张玮终于通过朋友帮王金龙在海口园艺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,但公司要求王金龙必须有一定的园艺知识才能上班。为此,张玮将王金龙送到南方花卉学校,交了2000元学费,培训了3个月。3个月后,王金龙正式上岗,一直干到1993年年底回老家结婚。
  那是令王金龙最难忘的日子,他渐渐不再把张玮当恩人,而是把他当成兄弟了。张玮不吸烟、不喝酒,在外采访时,有零散烟他都带回来给王金龙抽。1992年年底,王金龙患了肾炎,张玮因出差没有回来,他便向邻居家借了500元治病,张玮回家后立即替他还了钱。1993年上半年,张玮结婚了,贷款买了两室一厅的房子,王金龙仍然住在他家。
  记者为民工张罗来媳妇
  王金龙的媳妇也是张玮帮着找的。王金龙年纪比张玮大,1992年已31岁了。一天,张玮对王金龙说:“金龙,心里有没有人啊!该给我找个嫂子了。”张玮说:“有倒是有,同村的姑娘朱安芝我就特别喜欢,可她比我小11岁,我的过去又很不光彩,不知她愿不愿意嫁给我。”张玮说:“我帮你试试。”于是,张玮给朱安芝写了一封信,说了王金龙在海南的情况,说他是一个“金不换的回头浪子”。没想到,朱安芝回信了。后来,王金龙和她写了一年的信,朱安芝竟答应嫁给他了!他高兴极了,将婚期定在1994年的正月。
    1993年的年底,王金龙回家筹备婚礼时,张玮将一本1.4万元的存折交给他,这是几年来张玮帮王金龙管着的工资。有这1.4万元垫底,另加张玮给的2000元钱,1994年农历正月初八,王金龙与朱安芝举行了婚礼。
  婚礼一过,王金龙即刻携媳妇再次来到海南打工。此时,张玮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起色,他出任《中国特区时报》漯河记者站站长,要回河南工作了。临行前,张玮还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他,说:“我不在,这个家就是你金龙哥的,你尽管住着。”王金龙迟疑地接过钥匙,心里又涌起一股暖流。
  此后在海南的四年里,王金龙夫妻俩一直住在张玮的家中。
  民工受帮助学会感恩
    1998年,朱安芝怀孕后,他们离开海南,回到了老家丹江口。此后一年,张玮也离开河南,到了北京发展。
  张玮刚到北京,就给王金龙来信,将他在北京的地址、电话号码等详细告诉了王金龙。两人经常写信联系。1998年10月27日,王金龙的孩子出生了,电话那头,张玮高兴得连连发出爽朗的笑声。随后不久,他寄来了一大包婴儿用品。
  感受着“弟弟”的真情,王金龙发现书信的交往太慢,2001年,王金龙特意买了一个手机。可令人懊丧的是,他住的山沟里根本没有信号,必须爬到对面海拔高达1000米的羊坡山上才能与张玮通话。从此,每隔几天,他就去爬一次山,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和张玮说说话。
    2003年11月,王金龙和张玮有了分别多年后的再次见面。这一年10月,他建了一栋上下两层共六间的新楼房。他将喜讯告诉了张玮,张玮说:“太好了!你结婚我没来,生孩子我没来,这次我一定过来祝贺。”
  果然,11月16日,张玮真的从北京来了。他为王金龙带来了2000元钱,说是贺礼,一定要他收下;还为王金龙媳妇及儿子买了保暖鞋和点心。
  这一次,张玮在他家住了两天,18日才回北京。
  现在,王金龙牢牢记着张玮的话,真诚而善良地做人做事。以前他一直恨母亲,但现在他还是把已出狱的母亲接到家里住。在他流浪的10多年里,他的两个哥哥从没关照过他,但现在他一样视他们为兄弟。现在,他已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,依靠装潢手艺,年收入已过万元,日子与15年前比,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而张玮15年不图回报资助王金龙的事迹,也被知情者传为美谈。中央电视台无意中得知此事后,还将张玮和王金龙请进演播室,录制了一期《讲述》节目。2004年9月11日,在接受采访时,王金龙不无感慨地说,如果没有张玮兄弟,说不定我早就被枪毙了!他说的是大实话。